编者按 这几年,我偶尔有参与华侨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目和复试题目的命题工作,在每年的复试中,我发现不少考生对刑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不够,甚至出现过个别考生不知道张明楷为何人,是哪个学校教授的现象。可见,他虽然报考了刑法学硕士研究生,但对刑法学界一些学者的研究动态毫无关注。在我院每年招收的刑法硕士研究生复试中,每个同学必须从以下题目中任意抽选两道题目作答。为了让更多的考生对这些题目有所了解,我特地将往年的题目上传,欢迎全国各地热爱刑法学的法律学子积极报考华侨大学法学院的刑法学硕士研究生,现有三个硕士生导师,每年一个老师招收一至二个,每年共招收刑法学硕士6名左右。
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复试题目(2013年版)
一、刑法总论题目
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有哪些特殊性?
2、如何区分刑法中的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说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采用实质与形式相结合的混合概念?请结合刑法第13条的规定进行说明。
4、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四要件有哪些?有没有逻辑顺序?
5、我国刑法中危害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6、我国刑法中的“持有”到底是作为,还是不作为,还是第三种行为类型?为什么?
7、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对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其中,有哪八种犯罪?如何理解这八种犯罪?
8、犯罪故意中明知的内容有哪些?
9、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什么区别?
10、如何区分和判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11、特殊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12、如何理解和判断犯罪未遂中的“着手”?
13、如何理解犯罪中止中的“造成损害”与“没有造成损害”?
14、如何理解共同犯罪中的“共同”?
15、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应如何理解?
二、刑法分论
1、如何理解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
2、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之间属于哪一种罪数形态的关系?
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有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
4、奸淫幼女型的强奸罪与嫖宿幼女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5、如何理解取得型财产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的目的”?
6、如何理解入户抢劫中的“入户”?
7、是否存在公开盗窃的情形?请举例说明。
8、如何理解盗窃罪中的“扒窃”?
9、诈骗罪的行为构造是什么?
10、如何理解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
11、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12、如何理解贪污罪中的“利用职务便利”?
13、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是主观构成要件要素,还是客观构成要件要素?
14、如何区分受贿罪的共犯与介绍贿赂罪?
15、如何理解徇私枉法罪中的“徇私”? |